图森社
高清写真图集与二次元Coser美图分享平台
图森社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岛遇 > 正文

抖音雪顶合集302P30V岛遇全记录

【摄影师手记】

凌晨四点半,我蜷在民宿露台的防潮垫上,等天边那抹“雪顶粉”——这是我对雪顶博主整套作品里反复出现的高光色温的昵称。手机电量只剩23%,却舍不得关屏,因为302张静态和30条动态里,每一帧都在提醒我:这趟“岛遇”的拍摄,不是计划,而是被海风提前写好的剧本。

第一次刷到雪顶,是在抖音的深夜推送。她站在礁石上,白裙被浪打湿,却像给布料重新上了一层釉,光一照,亮得近乎透明。我当时就知道,得为她拍一组“岛遇”——岛屿遇见雪色,也遇见她。

Day1:定位蓝洞

我把机位定在蓝洞入口的斜上方,想让洞口的幽蓝和她裙子的雪白形成撞色。结果她一到现场,先脱了凉鞋,光脚在礁石上踩水。那一刻我直接切到连拍,302P里的前60张全是她低头看浪的小动作:睫毛上挂着盐粒,嘴角却带着“得逞”的笑。视频里那条30V的开场,就是她突然抬眼对镜头说:“别眨眼,浪来了。”两秒后,浪潮扑到镜头,画面一片白沫——像雪顶奶盖直接扣在镜头上,真实得不像特效。

完整版图集: 【岛遇】抖音雪顶合集【302P 30V】

Day2:椰林逆光

椰林的逆光最难拿捏:太阳高了,光太硬;低了,色温又偏黄。我让雪顶站在斑驳的树影里,自己趴在地上找角度。她忽然把头发全部拨到一侧,露出后颈,像一道干净的山脊线。快门声里,我听见自己的心跳——这组后来成了合集里点赞最高的九宫格,评论区全在问“后颈线条怎么练”。其实哪有什么秘诀,她只是把肩膀放松,让锁骨和下颌连成一条“雪顶线”,光一穿过,就是天然的修容。

Day3:落日甲板

最后一晚,我们租了艘小渔船,甲板不到五平米。太阳像一颗被戳破的咸蛋黄,往海里淌金。我让雪顶背对镜头坐,拍剪影。她却突然回头,把额前碎发别到耳后,露出整张脸——逆光里,五官只剩轮廓,却亮得惊人。30V的最后一条视频,就是她对着落日伸懒腰,然后回头冲镜头比了一个“嘘”的手势。背景音是船老大用方言喊“收网啦”,混着浪声,像给整段旅程盖了章。

【关于色调】

很多人说雪顶的片子“自带奶盖滤镜”,其实秘密在色温。我把白平衡手动调到5200K,再拉低一点绿色饱和,让肤色泛出冷调的雪白;同时保留高光里的金色,像夕阳被冻进冰块。302张里,每张的HSL我都单独拉过曲线——雪顶的锁骨、膝盖、指尖,凡是会被光吻到的地方,都加了一点点青,让白更“透”。

【关于动态】

30条视频我全用4K60帧拍的,后期却只保留25帧,让动作慢半拍。比如她撩头发的那一下,正常速度很普通,降到25帧后,发丝像被海风重新梳理,每一根都能看清。评论区有人求“同款慢动作教程”,我回复:先找一个能把风拍出重量的模特,再谈参数。

【博主气质关键词】

雪顶的气质,用三个词就能概括:盐、雪、留白。盐是海风留在她睫毛上的颗粒;雪是冷调光线落在皮肤上的质感;留白则是她永远留给画面的呼吸感——即使穿着最裹身的针织裙,你依然会觉得她下一秒就会让风把自己吹散。

【彩蛋】

302P里有一张废片:她蹲在沙滩上找贝壳,忽然一只寄居蟹夹住了她的裙角。我抓拍时手抖了,画面糊成一片蓝绿。她却把那张设成了微博头像,配文:“废片才是记忆本身。”

1

所以,如果你问我“岛遇”到底是什么,我会说:它不是目的地,是雪顶在礁石上留下的那串脚印——浪一来就消失,但你记得它曾经存在。就像合集里的光、盐、风,所有无法被复制的瞬间,才是我们按下快门的真正理由。

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!

抖音雪顶合集302P30V岛遇全记录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